那些燃烧在历史深处的火光(组诗)&苍产蝉辫;
《新青年》
这是1915年9月15日的上海
福州路惠福里群益书社的
一束火炬
突然照亮许多年轻人的脸庞
3000多字的《敬告青年》
让一颗又一颗年轻骚动的心
迎着火光
追寻光明与真理
一个青年学生坦言:
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到了曙光一样※
他们抬头看见
前方,科学与民主
两面崭新的旗帜
在火光中迎风招展
猎猎作响
看啊,一篇篇文章
如同一枚枚炸弹
投向旧制度与封建思想
让暮气笼罩的神州大地
春潮澎湃
江河卷起巨浪
李大钊、胡适之 之、毛泽东、鲁迅、瞿秋白&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多少青年才俊
朝着这支火炬聚拢
他们握紧拳头,挑战腐朽
一起将火炬高高举起
让熊熊燃烧的火焰
指引着光明方向
给生活在黑暗势力统治下的人们
送去灿烂的阳光
※出自恽代英写给《新青年》的信。
匡互生与火烧赵家楼
1919年4月
这个春天
北京,没有春风
紫禁城暮色笼罩
大好河山沉沦
空气板结,凝重
当巴黎和会的噩耗传来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园里
一盏灯火,彻夜通明
你看,青年学生匡互生的笔下
流露出的是怎样的悲壮与悲痛
&濒诲辩耻辞;我死后,要家人知道,
我为救国而生&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谤诲辩耻辞;
他和一群青年学生明白
&濒诲辩耻辞;血钟不响,民众不醒。&谤诲辩耻辞;
看,天安门广场
聚集着他和叁千多名
热血沸腾的学生
街头上飘洒着雪片般的传单
古城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吼声
&濒诲辩耻辞;取消二十一条!&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还我青岛!&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严惩卖国贼!&谤诲辩耻辞;
慷慨激昂的口号如同洪钟大吕
把麻木、沉睡的人们惊醒
在赵家楼胡同
匡互生勇敢地爬上高墙
不顾手掌上流淌的淋漓鲜血
和玻璃扎伤的疼痛
毅然投下一个燃烧的火种
顿时,火光映亮了一张张
群情激昂的年轻面孔
此刻,匡互生也许没有想到
他手中的一把火
点燃了多少工人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
从北京爆发
席卷全国
中华大地,一片沸腾
北大红楼
站在这幢四层红砖板楼面前
我感觉它无比高大,巍峨
墙上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熠熠生辉
至今光芒四射
我看见红楼前学生们集结完毕的游行队伍
高擎旗帜,同仇敌忾
这是1919年5月4日,这支
声势浩大的队伍,注定要葬送一个旧的时代
我看见一个年轻的湖南学生
把图书馆当做阶梯
为求得一个&濒诲辩耻辞;济世良方&谤诲辩耻辞;
他在北大红楼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我看见李大钊先生不辞辛苦
带领19个青年学生
探寻真理,追求梦想
把人类解放事业扛在他们肩上
我看见新文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许多革新团体和进步刊物
在红楼云集,宣扬民主与科学
在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我看见校长室蔡元培先生的粗茶淡饭
一代教育名家,广揽人才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以开阔的胸襟,搭建舞台
我看见,在这座普通的楼房里
红色与革命元素弥漫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相继组建
星星之 之火已被李大钊先生点燃
我看见历史教科书中的&濒诲辩耻辞;南陈北李&谤诲辩耻辞;
在红楼里激动的相聚
近代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他们紧紧握起的手中,徐徐开启
共产主义小组
一群有抱负的知识分子
一群满怀激情的青年人
1920年8月从上海开始
他们点燃火把
矢志照亮中华大地
让中华民族摆脱沉疴,扬眉吐气
看,星星之 之火在神州大地上迸发
闪动着烈焰
古都北京,南国广州,泉城济南
在长沙,湘江之 之畔
江城汉口,开满樱花的东京
还有巴黎,遥远的异国他乡
八个共产主义小组
五十多个水手
为着一个梦想
奋力划动双桨
灯火通明的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
《劳动界》主编李汉俊正在埋头苦干
他要把这份报纸办成
&濒诲辩耻辞;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谤诲辩耻辞;
这天,长辛店工人们手捧着一本杂志
心情是那么激动
脸上挂满了笑容
编辑邓中夏在发刊词中申明
这本《劳动音》就是要动员工人们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濒诲辩耻辞;共同去干社会改造的事情&谤诲辩耻辞;
1921年5月1日
《劳动周刊》在济南与百姓们见面
王尽美决心让马克思主义
走进工厂,走进车间
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
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报刊竞相
来到工人当中
传播翻身求解放的朴素思想
遍布各地的八个共产主义小组
犹如一个个火种给黑暗旧中国的百姓
送来光明与希望
当他们在上海石库门汇合、相聚
燎原大火顿时把中国的天空
照亮
旅欧,勤工俭学
到西欧去
到马克思的故乡去
一群又一群青年学生告别家乡
远涉重洋,寻求真理
于是,在巴黎、里昂、布鲁塞尔&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多少中华有志青年留下了
战斗足迹
&濒诲辩耻辞;改造中国与世界&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谤诲辩耻辞;
蔡和森在蒙达尼公学
慷慨激昂,湖南青年才俊
献身共产主义,矢志不移
在雷诺汽车厂
年轻的钳工邓希贤干得汗流浃背
他知道,救中国
要融入当地劳工阶级
陈毅,这位施奈德公司的铁锉工
里昂大学读书,参加罢工运动
在风起云涌的画卷里
总能在人群中看到他,带头
昂首高唱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国际歌》《马赛曲》
在&濒诲辩耻辞;央脱莱蒙&谤诲辩耻辞;号法国邮轮甲板上
向警予、蔡畅一对闺蜜
迎着地中海的海风
面对蔚蓝色大海畅谈理想
她们决心,让巾帼
在这场社会变革史上
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在马赛华人教育会案头编辑报刊的赵世炎
又转战到巴黎西郊铁工厂,挥汗如雨
他知道,勤工俭学的年轻人
是中国的未来,在他们身上
承载着中国的梦想与希冀
旅欧,勤工俭学
在工厂、学校、贫民区
和街头示威游行的队伍里
让一群年轻的中国青年
完成了一场灵魂深处神圣的洗礼
初航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从上海望志路106号&濒诲辩耻辞;李公馆&谤诲辩耻辞;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那些日子里
有太多的悲剧故事
漂泊在海上
一重重暗礁
一排排巨浪
扑灭了多少追求与梦想
这是一条未开辟的航道
这里有湍急的涡流与无数的绝唱
1921年7月23日
在中国南方
从上海望志路106号石库门&濒诲辩耻辞;李公馆&谤诲辩耻辞;
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13个人切磋着中国航海史上
一次划时代的远航
在苍茫的海面上
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
荡开奋进的双桨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向着光明的前方
远航
海上的暗礁布满惊险
海上的浪涛犹如疯狂
有的人望而却步
有的人却用热血与生命
谱就了一曲曲大气磅礴的红色乐章
28年,前仆后继,历尽艰难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航船,劈风斩浪
看,一条崭新的航线上
高高矗立的灯塔
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这条航道
是多少人的追求、多少人的期待
吸引着多少人敬仰的目光
从此,&濒诲辩耻辞;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谤诲辩耻辞;镌刻在
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画卷上
今天,打开厚重的红色纪念册
我们要放声歌唱,一百年前
从石库门&濒诲辩耻辞;李公馆&谤诲辩耻辞;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13个人的一次
划时代的,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