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2018年中国电影出现“寓言体”现象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新华网      作者:白瀛、张漫子 发布时间:2019-04-15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题:2018年中国电影出现“寓言体”现象

  新华社记者白瀛、张漫子

  中国电影家协会14日在京发布的《201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指出,2018年的中国电影创作,出现了一个&濒诲辩耻辞;寓言体&谤诲辩耻辞;现象。《邪不压正》《一出好戏》《动物世界》《无名之 之辈》《江湖儿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影》等都集中体现了鲜明的&濒诲辩耻辞;寓言创作&谤诲辩耻辞;倾向。

  该报告主编、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陆绍阳说,一个时代的急剧变化,有时候会使得相对封闭的线性的戏剧性故事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远远不足以表达出人们对现实体验和认知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这种时候,往往会出现一种通过寓言形态去更形而上地概括时代、社会、人性的创作倾向。

  &濒诲辩耻辞;这些电影都不满足于叙述一个结构完整的戏剧性故事,也不满足于塑造几个传奇性的人物,而是试图通过假定性、符号性,去概括更宏大的人性、民族、社会和历史,去表达更加抽象的艺术主题。&谤诲辩耻辞;他说。

  报告指出,有一类寓言体电影是通过个体的成长和情感经历展开对宏大历史的讲述,既追求历史感,又追求主题的深刻性和反思性。《邪不压正》虽然以卢沟桥事变之 之前的北平作为历史背景,但导演姜文希望传递的并非对历史的精确描摹,而是借用历史抒发自己的感悟,这种对于历史的叙述,是一种隐喻性、寓言式的。纪实风格的《江湖儿女》中,巧巧在出狱之 之后发现斌哥和江湖都已经改变后的无奈,正是借助个体寓言了时代,体现和呼应了人们对于生若浮萍的真实生命体验。

  报告称,除了这种带有强烈的民族历史和现实的寓言性叙述外,还有一类寓言式电影更加致力于对普遍人性的表达,依靠假定性情境和封闭空间,甚至还通过风格化的视听形式来达成某种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一出好戏》试图通过孤岛求生的故事模式来讲述对于人类文明和人性善恶的寓言。《动物世界》用&濒诲辩耻辞;石头剪刀布&谤诲辩耻辞;的简单游戏方式和一套金钱和人性挂钩的游戏规则,寓言式地回应了亲情、友情和信任等人性难题。

  此外,报告说,张艺谋主打水墨美学的《影》,在主题和叙事层面也有历史寓言特征,在&濒诲辩耻辞;我是谁、谁是我&谤诲辩耻辞;的追问中体现了对历史和人性的解构。

  该报告主编、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说,2018年中国电影的这种寓言体现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电影人对电影认知的升华: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形态,表达我们对于现实和历史、社会和人性的认知深度和表达深度,表达我们对现实生活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终极关怀。

  &濒诲辩耻辞;虽然这类电影还没有完全成熟,也不是最大众的&濒蝉辩耻辞;快餐电影&谤蝉辩耻辞;&濒蝉辩耻辞;爆米花电影&谤蝉辩耻辞;,但它们的出现以及相当一部分观众对这类影片的认可,都使得中国电影大大提升了表意空间和艺术空间,也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审美境界。&谤诲辩耻辞;他说。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22629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意见建议征集邮箱:bjwlyjjy@bjwl.org.cn&苍产蝉辫;邮编:10003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京ICP备09025795号
版权所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2013-202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