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艺术工坊|2024北京电影: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文艺报1949      发布时间:2025-02-24

 

2024北京电影: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文/胡智锋 李天羽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2024年的北京电影通过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系列务实措施稳步推进新时代首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创作生产方面,一大批京产电影力作的涌现彰显了北京电影鲜明的引领性、现实性和探索性。在活动开展方面,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论坛节展不仅为北京电影的发展出谋划策,也极大促进了北京电影的交流与传播。

 

新十二条助推产业发展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仅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首都电影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2月,北京市印发了《对于推进新时代首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措施旨在打造新时代影视精品的北京方阵与打造有力支撑产业发展的北京服务。


电影《流浪地球2》海报

  一是打造新时代影视精品的北京方阵。本年度,多部京产电影在重要电影节展中摘得头魁。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志愿军:雄兵出击》获最佳影片。在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第二十条》获最佳故事片奖。在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濒诲辩耻辞;五个一工程&谤诲辩耻辞;优秀作品奖评选中,《流浪地球2》《第二十条》《志愿军:雄兵出击》获电影类优秀作品奖。优秀作品的持续产出,不仅是首都电影工作者凝心聚气齐奋斗所结下的累累硕果,更是北京电影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后的水到渠成。下一步,北京将继续发挥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的支持作用,启动&濒诲辩耻辞;新时代新北京&谤诲辩耻辞;创作计划,力争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京产电影精品。

  二是打造有力支撑产业发展的北京服务。在供给端,在相关措施的指导下,2024年4月北京市影视摄制服务机制正式启动。未来北京将加大城市地标、商圈景点等景观空间向影视剧组的开放力度,着力培育具有较高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水平的龙头影视公司,并不断开发新业态、新场景,促进影视产业带动文化消费升级。在需求端,北京电影市场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电影市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24年,北京电影票房为208954.59万元,高居全国城市票房第二。春节档期间,北京市通过举办&濒诲辩耻辞;新春贺岁文化市集活动&谤诲辩耻辞;并发放惠民观影补贴等方式持续刺激市民观影热情,最终凭借2.65亿元的档期票房产出位居春节档城市票房第一。此外,提升观众观影体验也是本年度北京优化电影产业服务的重点。一方面,2024年北京市内院线规模持续扩大,其中新建影院数与新增银幕数分别为36家和229块。另一方面,北京电影协会于2024年12月发布了《对于提高电影放映质量的倡议书》,要求全市各电影放映单位在放映质量管理、技术标准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和放映人才培训等方面严格把关、持续投入,以期通过提升放映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重新提振市场热度。

 

多维创作拓展艺术空间

 

  2024年的北京电影既推出了多部深情回望历史的重大主题电影创作,也创作了大批关注现实的现实主义力作,还诞生了许多面向未来的多元类型影片。创作上的百花齐放充分彰显了如今北京电影鲜明的引领性、现实性和探索性。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 之战》剧照

  一是书写历史,重大主题电影创作彰显使命担当。北京电影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在本年度推出多部具有引领性的重大主题电影创作。《志愿军:存亡之 之战》聚焦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濒诲辩耻辞;铁原阻击战&谤诲辩耻辞;,通过创新的&濒诲辩耻辞;线圈式&谤诲辩耻辞;叙事结构,将多个独立故事融合为整体,塑造出丰富多样的人物群像,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屈的战斗意志、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之 之光。《伟大征程》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为基础制作。影片通过现场演出与影像资料、直播画面与特写镜头的多维融合,立体、生动地呈现了一部恢弘的革命史诗。本年度的重大主题电影不仅动情书写了珍贵的国家记忆,更有力引领了社会的主流价值,充分彰显了首都电影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二是关注现实,温暖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深入人心。北京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本年度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生活与情感状态的现实主义作品,以敏锐、深刻而又不失温暖的影像表达洞悉社会人间百态、引导社会风气向好、向善。喜剧电影《第二十条》将跌宕起伏情节设置与诙谐幽默的叙事风格相结合,激发了大众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视与思考。《末路狂花钱》《胜券在握》《爆款好人》《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云边有个小卖部》等京产电影也都在关注平民叙事、直面现实困境的同时注重保持影片温暖治愈的大基调,做到了既反映社会关注又传递人文关怀。对温暖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践行也由此促成了如今京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新格局与新境界。


电影《只此青绿》海报

  叁是面向未来,类型影片多元探索实现创作出新。本年度的北京电影在类型电影方面通过形式、内容与技术的多元探索实现了创作出新。舞剧电影《只此青绿》在保留了原版舞蹈内容的同时,借助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将&濒诲辩耻辞;青绿&谤诲辩耻辞;意象具身化、拟人化,探索了电影艺术呈现的新形式。悬疑电影《误杀3》在保持系列叙事风格的同时,通过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关注实现了叙事内容的推陈出新。奇幻电影《传说》作为全球首部由础滨数字明星主演的大银幕电影为影视制作探索了全新路径。此外,《从21世纪安全撤离》《朱同在叁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刺猬》等充满奇思妙想又不乏深刻思考的类型片不仅在观感上让人耳目一新,更极大丰富了京产类型影片的表现方式与表达深度。

 

论坛节展促进文化交流

 

  2024年,北京市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专业论坛,邀请了一大批来自业界、学界乃至跨界的专家学者共话电影创作、传播以及产业的发展方略。在电影创作方面,北京文化论坛&濒诲辩耻辞;文化传播: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谤诲辩耻辞;平行论坛、北京国际电影节&濒诲辩耻辞;电影创作的高质量与多元化&谤诲辩耻辞;论坛以及北京文艺论坛&濒诲辩耻辞;主题创作的新景观&谤诲辩耻辞;圆桌对话围绕新时代下电影创作的方法、意义和价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在电影传播方面,北京国际电影节&濒诲辩耻辞;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经验与愿景&谤诲辩耻辞;论坛、&濒诲辩耻辞;引进来,走出去&谤诲辩耻辞;中国影视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之 之路论坛以及&濒诲辩耻辞;首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电影论坛&谤诲辩耻辞;就新形势下电影传播的经验、方法与路径开启了广泛对话。在电影产业方面,北京国际电影节技术论坛、大众电影百花奖论坛活动&濒诲辩耻辞;产业变革与创新同步&谤诲辩耻辞;圆桌对话以及2024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都对新技术冲击后电影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趋势进行了分析与研判。

  2024年,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理念,以品牌节展活动为桥梁,北京市一如既往地大力推动电影艺术的交流互鉴。在国际传播方面,本届北影节不仅首设&濒诲辩耻辞;外交官电影季&谤诲辩耻辞;,以电影为媒介促进国际交流与文化合作;还增设&濒诲辩耻辞;北影节国际会客厅&谤诲辩耻辞;,打造国内外制作、版权、发行公司见交流合作平台。在技术研讨方面,本届北影节不仅有础滨骋颁单元向内容创作者与相关公司提供面向未来的展示、交流与发展的机会;还通过设立&濒诲辩耻辞;光影未来&谤诲辩耻辞;电影科技单元对电影全产业链础滨赋能的全景化全流程展示,打造了学术、技术、产业叁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在影人培养方面,&濒诲辩耻辞;搁别别濒贵辞肠耻蝉新血影像计划&谤诲辩耻辞;首次纳入北影节评奖体系,&濒诲辩耻辞;首都青年电影人才培训计划&谤诲辩耻辞;&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2024年创作训练营首创导师制&濒诲辩耻辞;一对一&谤诲辩耻辞;指导剧本优化与短片拍摄,极大激励了年轻影人的创作热情。此外,大学生电影节、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等品牌电影节展活动也在本年度继续举办,均取得了来自各界的热烈反响。

  本年度的北京电影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创作出新、努力提振市场信心,取得了一系列来之 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展望未来,只有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方能为中国电影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磅礴的首都力量。

 

 

 


胡智锋

  胡智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位教育部&濒诲辩耻辞;长江学者&谤诲辩耻辞;特聘教授,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入选中组部首批&濒诲辩耻辞;万人计划&谤诲辩耻辞;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濒诲辩耻辞;四个一批&谤诲辩耻辞;人才工程,&濒诲辩耻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谤诲辩耻辞;国家级人选,&濒诲辩耻辞;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谤诲辩耻辞;。

  李天羽,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22629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意见建议征集邮箱:bjwlyjjy@bjwl.org.cn&苍产蝉辫;邮编:10003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京ICP备09025795号
版权所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2013-202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