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3周年的日子。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改组成为专业话剧院,焦菊隐任总导演。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焦菊隐为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撰写的祝贺文章,聆听冯远征和焦菊隐跨越时空的文艺对话。
冯远征对话焦菊隐
在文章中,焦菊隐先生说:&濒诲辩耻辞;北京是人民的首都,首都的文艺工作必须首先搞好,首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首先团结、学习、进步,才能更好地实现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才能以人民的集体智慧,继承人民的文艺遗产,发掘出蕴藏在人民大众中间的文艺宝藏,从而创造出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伟大作品&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真正代表无产阶级的伟大作品,和人民自己的文学艺术家。&谤诲辩耻辞;
75年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副主席、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说:在这段文字中,焦菊隐先生5次提到&濒诲辩耻辞;人民&谤诲辩耻辞;。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也应该来自于人民。到今天为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依然演出着您当年导演的《茶馆》,依然按您指的方向,坚持中国话剧民族化这条道路。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上演了360多部话剧作品,就像您在第一部人艺的大戏《龙须沟》时给演员们确立的:为人民创作、为人民讴歌,为人民创作出好文艺作品,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作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一、二、叁届理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 之一,焦菊隐创立了独具民族风格的表、导演学派。在北京人艺,他前后导演了《龙须沟》《虎符》《茶馆》《蔡文姬》等名剧,均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茶馆》的排演场上,充溢着欢乐的创作气氛。老舍先生经常来到北京人艺,给大家读剧本,示范剧中精炼俏皮的语言。前排从右至左:焦菊隐、老舍、夏淳、童超、英若诚、于是之
之。
(图片来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