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6月14日是&濒诲辩耻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谤诲辩耻辞;。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开展相关图书资料的整理工作,并推广、介绍,供读者阅读参考。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在清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叁年编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濒诲辩耻辞;四库&谤诲辩耻辞;。全书共7.9万余卷,3.6万余册,约8亿字,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四库全书》定稿后,乾隆皇帝命人誊录七部。其中四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沉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叁部分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和杭州的文澜阁,此为南叁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四库全书》修成后,至民国时期,七部之 之中仅存叁部&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和文溯阁本。
为此,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于1933年4月21日向原国民政府行政院呈文,&濒诲辩耻辞;拟将其中向未付印或已绝版之 之珍本约八九百种,先行付印,为发扬文化之 之一助&谤诲辩耻辞;。经数次讨论,1933年8月14日,原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任陈垣、傅增湘、李盛铎、袁同礼、徐鸿宝、赵万里、张允亮、张元济、董康、刘承干、徐乃昌、傅斯年、顾颉刚、柳诒徵、张宗祥、叶恭绰、马衡等17人为&濒诲辩耻辞;编订《四库全书》未刊珍本目录委员会&谤诲辩耻辞;委员,着手编定《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目录。最终决定,依照抄写最早的文渊阁本,先行影印(1)外间绝无留存的古本,(2)只有抄本而从未刻过的珍本,(3)宋元间虽有刻本,但已散失不见的珍本。至1933年10月,终于编定《目录》,选定书目231种。
1933年11月17日,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正式开始。根据出版合同,&濒诲辩耻辞;第一年为发售预约及制版时期&谤诲辩耻辞;。在紧张制版的同时,商务印书馆自1934年1月15日起即在各大报刊发布《发售预约》,以拟定印数。至7月底,《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第一期书计59种,分订426册,准时出版,订书者即可到订书处取书,远地订户则由商务印书馆寄运。至1935年7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先后分四期陆续出齐,共计231种,分装1960册。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甫一问世,学界即反响强烈。原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内要求各机关单位、学校团体的图书馆预购。另一部分《珍本初集》则通过外交途径,作为&濒诲辩耻辞;国礼&谤诲辩耻辞;代表中华文明走出国门。除了赠送美、英、苏、意、法、德、西班牙等国家之 之外,原国民政府外交部还特意赠送了国联(瑞士)一部。随着后来几批影印工作的不断完成,赠书范围也不断调整、扩大,余下的丛书很快也被国内外人士购置一空。商务印书馆本拟再接再厉,续印二集,因全面抗战爆发而中断。至此,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影印《四库全书》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参考资料:
李志茗:《商务印书馆120岁︱70年的努力:历经波折的&濒迟;四库&驳迟;影印》,澎湃新闻2017年8月15日
张学科:《国礼:民国时期&濒迟;四库全书&驳迟;的新身份》,《图书馆杂志》2020年第2期
冯庆元:《&濒迟;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驳迟;影印始末》,《联合日报》2023年4月15日